价格不菲!销量惊人!央视曝光:都是假的!非常多人每天吃! 虚标成分、成本低廉

  发布时间:2025-05-14 07:10:1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虚标成分、成本低廉!这些“全球购”、保税仓发货的保健品竟是假进口!4月27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这条制假售假的黑色产业链……所谓进口保健品在原产国却查不到信息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财经调查》记者 。

虚标成分、成本低廉!不菲

这些“全球购”、

保税仓发货的保健品

竟是假进口!

4月27日晚

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

这条制假售假的黑色产业链……

所谓进口保健品

在原产国却查不到信息

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财经调查》记者在电商平台找到了一款售价为129元的都假的多女性复合维生素产品,已售3.9万件。天吃

商品页面中醒目的位置标注着“全球购”的字样,并显示该产品为保税进口产品、不菲美国品牌、销量保税仓发货。央视在产品展示页面下方,曝光更是都假的多有“美国原装进口,100%海外直采”的天吃宣传字样。

评论区消费者们对于该产品也是好评如潮,信任有加。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跨境商品一般是指通过境外正规渠道采购,并通过清关流程,从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发货的商品。

但记者根据宣传视频中的介绍,在海外搜索平台以及商超网站进行搜索,却没有找到该品牌的任何产品。

“借壳”进入保税仓发货的

假进口保健品

逃脱监管、肆意宣传、成本低廉

记者来到安徽阜阳,安徽全康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手续正规,他们专门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有生产保健品资质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主要作用便是给客户提供合法的跨境手续。但实际上这家公司并没有参与生产,只是借了个“壳”,产品依然在安徽阜阳的工厂生产。

生产完成之后货物出关,出关以后再清关,然后进入保税仓。通过这套手续,全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健品成为由香港公司生产的产品。

工作人员更是坦言,跨境保健品由于国家暂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跨境保健品在成本、质量、宣传上,也很是随意。

安徽万顺制药有限公司同安徽全康药业有限公司操作模式几乎完全一样,也是通过一家香港公司为客户提供跨境手续,实际上真正负责生产的还是安徽工厂。

在公司工作人员展示的直播间店铺中,记者看到了该工厂生产的三款产品,骨胶原氨糖、护肝片、槲皮素,产地均显示为澳大利亚,而且销量很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节约成本,产品实际上都是安徽工厂生产的。

除了直播间中的品牌,万顺制药的工作人员发给了记者几个文件,他表示,文件中的品牌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这些产品也都是自家安徽工厂生产的。这些产品被打上进口的包装以后,价格翻了几倍,利润颇丰。

安徽佰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跨境保健品品牌,“WEELX”就是他们购买的品牌,在某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由于含量虚标,所以这些产品成本很低。

虚标的含量标识,虚假的跨境品牌,夸张的医疗功效,这样的假进口保健品依然被商家以成本5—10倍的价格进行销售,消费者就这样掉进了商家的“跨境保健品”陷阱中。

赶紧转发到家族群!

编辑、一审:严怡雯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 Tag:

相关文章

  • 创业板指涨3.44% 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早盘沪指窄幅震荡,深成指、创业板指逐步走高;午后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52.98点,涨幅0.74%,成交额4375.23亿元;深证成指报11182.94点,涨幅1.81%,成交额6
    2025-05-14
  • 福建省皇室童缘服饰有限公司召回490双童鞋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日前,福建省皇室童缘服饰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向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2021年11月10日起,召回2020年7月8日制造的部分型号
    2025-05-14
  • 安徽食品安全“雷霆行动”已立案查处案件2000余件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 12月29日,《中国消费者报》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自2021年11月中旬开展食品安全“雷霆行动”以来,已立案查处案件2000余件,有
    2025-05-14
  • 湖北建始县:助推“夜间经济”发展 保障夜市食品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雷仕成记者吴采平)为助推“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全面保障夜市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近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市场监管局采取
    2025-05-14
  • 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通信设备领涨

    今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板块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备、自动化设备涨幅居前,房地产服务、房地产开发、零售、饮料制造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55.81点,跌幅0.54%,成交额
    2025-05-14
  • 福建发布第二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典型案例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震慑“两品一械”领域的违法犯罪,加大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警示教育“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主体,12月24日,
    2025-05-14

最新评论